32年坚守巡边路上 只为兑现入党誓言

发布时间: 2016-09-19

新华社昆明9月12日新媒体专电 题:32年坚守巡边路上 只为兑现入党誓言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浦超 周磊

  32载春秋,11680多个日夜,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在边境一线大山里,总能看到他瘦弱的身影在前行。他32年如一日坚守在巡视边境线的岗位上,守护着祖国“大门”。近日,他因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而走红网络。

  界碑擦得铮亮,甚至可以照出人影来

  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群特殊“外交官”——外事界务员,他们不是部队官兵,不是公务员,而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在边界地带生产生活,负责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碑和界碑标志物,防止越界耕种、放牧、砍伐等,时刻守护着国界。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簿竹箐村新店小组62岁的杨天才就是其中一位,该村离中越边境线不到100米。

  1984年,河口县外办工作人员找到曾任过民兵连副指导员的杨天才,请他担任外事界务员,并告诉他这份工作没有报酬。当时30岁的杨天才二话不说,马上接受了任务。

  回想起当时情景,杨天才斩钉截铁地说:“我从小在边境生活,对和平稳定有更深刻的理解。看好‘国门’是非常神圣的使命,组织上找到我,就是充分信任我,我必须坚决完成任务,守护好‘国门’。”

  从那天开始,杨天才开始了他的巡边之路,一干就是32年。

  清晨,当阳光照耀大地,村民开始下地干活的时候,杨天才就带上他的行头:一壶水、一把镰刀、一根木棍,踏上了巡边的路。

  像往常一样,上身穿迷彩服,脚上穿着解放鞋。热带地区的植物长得较快,沿途植被茂密,杂草丛生,他边走边用镰刀清除障碍。

  每到一个界碑,他都仔细观察附近环境,看是否有村民越过边界耕种和放牧的情况发生。排除异常后,他用镰刀割掉界碑周边新长出的杂草,随后拿出放在旁边的扫帚打扫地面,打扫干净后,对着界碑大口吹上面的灰尘,用袖子小心翼翼地擦拭。

  一切收拾妥当后,他在界碑前坐下来,取下腰间水壶,咕咚咕咚喝上几口水,长吁一口气,靠着界碑,微笑看着前方的大山。

  网友把杨天才称为界碑的“守护神”。他负责区域的界碑,每一个都被他擦得铮亮,甚至可以照出人影来。

  村民从抱怨他“管闲事”到喜欢他“管闲事”

  除了察看、维护界碑外,杨天才还负责调解双方边民时有发生的越界耕地、放牧、砍伐等情况。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他把山林当成心肝宝贝,遇到乱砍乱伐情况,他总是立即上前劝阻。

  有一次,一位亲戚乱砍林木被他发现,他义正严辞地说:“未经批准砍伐林木是犯法的,我必须一视同仁,亲戚也不能例外。”杨天才当即向林业部门汇报,该亲戚受到了处罚。

  杨天才耿直的性格、秉公办事的作风,曾引起个别村民不满,抱怨他多管闲事,他的妻子何兴珍还为此受过委屈。何兴珍说,村民开始不理解,遇到她就说“杨天才多管闲事,放牛要管,耕地要管,砍树烧柴也要管。”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安慰妻子,“时间长了大家就理解啦”。

  网友把杨天才称为边境大山里的“巡视鹰”,32年的巡边,他对责任区一草一木了然于胸,任何风吹草动都躲不过他的眼睛。

  32年来,他协助边防派出所成功破获42起贩卖毒品、黄金和拐卖妇女案件,协助林业部门处理100多件盗林、盗猎事件,帮助边民调解矛盾纠纷,找回300余头(匹)丢失牛马,他负责界段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

  多年的巡边,他与附近村寨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连曾经抱怨他的村民也逐渐理解了他,说起他的工作和为人处世,个个都竖起大拇指。

  桥头乡宣传委员杨丽说,村民都非常信任他,现在村民发生纠纷,或出现牲畜越界情况,都习惯第一时间找他解决。

  由于没有报酬,许多外事界务员干一两年就辞掉。他的家人也曾多次反对,何兴珍说,别人钱少就不干,他没钱也要干。农忙时他照样每周去巡,耽误了许多农活。“那时我家特别穷,孩子经常吃不饱。”说到这里,何兴珍哽咽了,泪水流了下来。

  1994年,杨天才开始有了工资,每月36元。这个时候,家人已习惯了他的工作,早已不再反对。

  “党和人民需要我,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

  一直以来,巡边是他一个人的“旅程”。过去他负责15公里边界,巡一次要3天,每周1次。每次巡边,一去就好几天,但他总是乐此不疲,每个界碑从不遗漏。

  在他的责任区,植被茂密,气候炎热,蚂蟥和毒蛇经常出没,沿途还有多处悬崖和尚未扫雷的雷区,被毒蛇、蚂蟥咬伤或摔伤在巡边中时有发生。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吃一口干粮,累了就到边民的地棚里寄宿,几十年如一日。

  何兴珍说,以前他去巡边,经常在山上地棚里睡,遇到危险,他总是一个人面对,我也帮不上他。

  1986年4月的一天,杨天才在巡边时不小心摔下4米多高的悬崖,全身多处擦伤,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抓住藤条爬上来。

  “那次是在137号界碑附近摔的,当时感觉脚残了,我是爬回家的。”杨天才边说边拉开裤腿,小腿上的伤疤特别显眼。说起受伤往事,他爽朗一笑,反复说:“那是小事、小事”。

  站在他身边,会闻到浓浓的旱烟味。为了防止毒蛇和蚂蟥叮咬,他学会了抽旱烟。他说,旱烟味道浓,身上有这种特殊烟味,可以少遭叮咬。

  近些年,他的责任区调整为139―142号界碑,巡一次仍需一天。随着年纪增大,家人劝他不要再干,被他严词拒绝,“除非组织上不需要我了”。

  杨天才被网友称为特殊的“国门守卫者”、边境沿线的“草根卫士”,他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边境睦邻友好、边民和谐共处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网友说,坚守岗位是他对这片热土的无声誓言,看好“国门”、守好边界是他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神圣使命。

  没有报酬他要干,流血受伤他一笑而过,面对不解和抱怨他默默承受,家人反对他选择执着坚守……杨天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我就表过态、宣过誓,要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不能讲条件的。只要国家需要,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


来源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9/12/c_1119553067.htm


 


版权所有 ©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