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玲,女,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外专局首批国际化示范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等荣誉称号。她真抓实干、亲力亲为,既秉持原则,又务实创新,用扎实的工作业绩做到“本土书记”与“外籍院长”的完美结合;她罹患癌症,仍坚守岗位,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想教师们所想”,成为“国际大家庭”的“稳压器”;她甘于奉献、春风化雨,关注、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大学生们最爱的“党员妈妈”。在平凡的岗位上,冯翠玲默默地履行着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籍院长的“本土书记”
天津大学药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天津大学在新时期的国际化试点学院,75%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院长由外籍华人或者外国人担任。由于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外多元文化的冲撞融通一直存在于该学院。2003年,冯翠玲受命担任院党委书记,组织上不仅希望她能够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粘合剂”,更希望她在支持配合“外籍院长”推进学院发展方面“掌好舵”。
首任院长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我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于长期在美国工作生活,他对国内大学的有些做法不理解。一次在研究生入学典礼上,他表示政治课效果差,不应该再开。冯翠玲当即插话,政治教育很重要,不能砍掉,却被性格直率的院长当场轰了出去。冯翠玲在楼道转了几圈,觉得自己不能甩手而去,于是她面带微笑又推门回到教室,在会上重申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事后,冯翠玲不断地与院长进行沟通,她说,这是中国大学的特色,也是我的职责,希望你理解和支持。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不仅成为科学家,而且要成为政治家、领导者。在沟通中,她既坚持原则又注意方法,始终做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最终赢得了院长的认可:“在冯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风格”。
2013年6月,天津大学聘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理学院教学院长、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知名专家杰伊?西格尔为药学院新任院长。他上任不久提出,要在天津大学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分子设计中心。冯翠玲意识到,这是药学院重要的发展契机,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长的工作。她想方设法推动学院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执行力让学院决策“落地”。2013年整个暑假,冯翠玲没有休息一天,在学院实验室改造的工地上与工人协调方案,协调施工。当崭新的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展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开心地笑了,她却悄悄地哭了。
其实,2001年12月,冯翠玲就查出有恶性肿瘤,10年后,被第二次检出肿瘤。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每次化疗,她都选择在周五,为的是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两天后,周一能够继续工作。她没有因化疗时强烈的呕吐而倒下,头发、眉毛掉光了,她戴上假发上班,她脸上洋溢的热情没有让任何人看出她是一个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西格尔院长说:“共产党的书记很重要,她是我的忠实的合作伙伴!”她为学院发展扫除了观念上的冲突和障碍,让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下“软着陆”、“生根安家”。
“国际大家庭”的“稳压器”
高校是各类思潮交锋的前沿阵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宏旨。冯翠玲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药学院原来只建有一个党支部,教工和学生党员在一起开展活动,很不方便。校党委批准改建党总支后,冯翠玲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组建了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多个党支部,选好配强支部书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她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引进、选聘优秀党员青年教师,积极推荐党员教师担任外籍教授的科研助手,让党员成为了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作为党组织书记,冯翠玲从不高高在上,而是教师们的“贴心人”。为了使教师们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涉及到医疗保险、住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甚至夫妻吵架这些事情,都一件一件记挂在冯翠玲心头。一名比利时籍教师到校任教之初,冯翠玲帮他联系到国际教育学院学习中文,融入中国文化。后来,这名外籍教师娶了一位中国妻子,冯翠玲还为他张罗了温馨的中式婚礼。另外一名外籍教授为了节省科研经费,在国外购买了二手实验仪器,由于不熟悉海关通关手续,仪器在海关滞留一个多月。冯翠玲顶着盛夏酷暑,与他数次跑海关协调,终于将仪器运回学校。
“书记”这个称谓对冯翠玲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她每年主持全院教师的年终奖绩效考核,亲自逐一核算后将方案发到每位教师的邮箱,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院所有人都知道冯翠玲“工资条”上的数字。她对于实验室以及学院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让人心服口服。学院刚组建时条件有限,冯翠玲就和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毫无怨言。对学院每位老师,冯翠玲给予充分的尊重,学院每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她都会组织大家热烈讨论,广泛听取意见。
在教师们眼里,冯翠玲是这个国际化大家庭的“稳压器”,许多人的负能量和压力都会转嫁给她,而她却从没有过着急发火。学院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冯翠玲的心血和汗水。
大学生的“党员妈妈”
教书育人,立德为本。作为党组织书记,冯翠玲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应尽职责,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钮扣,被学生们称为“党员妈妈”。学院中有一名本科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经常缺课,学校下发了试读通知书。冯翠玲没有放弃这个孩子,与家长、任课教师、同学多次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和表现,分析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打电话不接,就到宿舍等;宿舍里找不到,就去网吧里找。一次又一次尝试,一遍又一遍谈心,这名学生终于回到课堂,如今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
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冯翠玲和年轻辅导员们一起报名参加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资格考试,参加培训班时,她是年龄最大的。
冯翠玲说,“培养人才是教师的责任,学院的一切要以利于学生成才、让学生受益为根本目标。”如今,这个理念也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她还注重在政治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精心安排党课内容,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思想受到教育,境界得以提升,培养对党的感情。为了保证学生质量,她坚持亲自与每一名新发展的党员谈话从未间断。三年来药学院共发展新党员101人,使学院本科生党员由原来的5.5%增加到22.6%,研究生党员由原来的32.6%增加到41.7%。
冯翠玲用坚韧、包容、勤奋,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坚守;她用党性、敬业、服务,树立了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榜样。迎着困难上,见了荣誉让,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纪律意识在冯翠玲这名普普通通的党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来源网址:http://biaozhang.12371.cn/2016/06/15/ARTI14659775025233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