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在土木大楼318会议室召开主题为 “使命与责任——新时期东南大学土木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会议。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小组成员、院教学委员会成员、系所领导、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陆金钰老师主持。
黄镇副院长作了题为《新时代、新使命——东大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思考》的报告。黄院长指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正承担着新使命,东南大学必须重塑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引领未来、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黄院长在报告中阐述了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思考,提出建立本-硕-博贯通的递进式培养体系,建设与之匹配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张豪裕副书记围绕“基于专业认证的学生工作梳理”发言。他认为,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张书记在发言中从多个角度对相关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院长助理陆金钰老师汇报了对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国内外名校土木人才培养目标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其在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的不同之处。陆老师结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建设和全员育人新要求,对比学院目前本科培养方案,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土木工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
随后,与会师生代表就土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强化优势、补全短板,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院教学委员会成员邱洪兴老师指出要重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找出目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应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他提出,研究生假如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可以到本科重新修读核心课程,本硕博之间贯通,并建议相关改革措施可尝试在学院先行试点。
桥隧系主任戴国亮老师、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李德智老师、工程力学系主任洪俊老师、市政工程系主任杨小丽老师、王春林老师、徐伟炜老师等针对各专业领军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研二钱佳萍同学、本科生于路港同学从学生角度提出了研究生、本科生科研能力应如何培养的思路和想法。
院党委书记刘静提出,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需要落实贯穿到各系工作中,与专业结合,举办有特色的讨论活动,形成各系具体实施方案。培养目标、方案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到课程大纲中去,并重点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1.价值体系的引领;2.知识内容的传授;3.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围绕着这三个方面,重新思考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定位。另外,土木工程学院作为试点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与教师的发展与定位结合起来,激励和引导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教师的价值。
王景全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培养目标重塑是新时期国家发展形势和学校要求,也是学院内涵发展所必须进行认真研究的战略性问题。结合这次培养目标讨论会成果,王院长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学院前进的方向,应具有导向、标识、激励作用。他认为,培养目标的重塑需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学院层面高度凝练的目标,其次是专业层面,要具备可操作、可考核的特点。他还指出,讨论过程中好的成果要及时在学院教育教学过程中予以贯彻执行;要结合新工科建设,更新课程体系,做好本硕博的衔接;课程教学团队凸显交叉,成立前沿的交叉的教学研究中心;考虑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绩效考核中的课程质量系数与教师的投入挂钩;通过这次大讨论,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最后,王院长对各系各专业的工作进行部署,给出具体指示。 (文:王建梅;图: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