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严淞: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原标题:王严淞: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6.08.03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正确理解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需之举。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具有导向价值、标识价值和激励价值。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重视人才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重点强调人才的国家性与社会性、创新性与视野性以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目标方向不明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等问题,而这也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一流大学;人才特质;人才类型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一流大学的基础,本科人才培养的地位与价值不言而喻。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正确理解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概念界定、地位厘清与作用阐释

北京大学在新一轮的本科改革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目标。在此之前,北京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2014年),“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开阔、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2012、2013年)。可见,北京大学对其培养目标进行了“改头换面”的变革。那么,为什么北京大学会在推行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改其培养目标呢?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且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概念界定

目标是一个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都对它进行过不同视角的阐释,且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字义上来看,“目”指的是“眼睛”;“标”,木杪末也,即指目力所能注视的地方。在军事学中,目标是“攻击、观察、射击的对象”。在管理学中,目标指工作或计划中拟定要达到的标准。在社会学中,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由此可知,马克思将目标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而在哲学中,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目的论,在他看来,整个自然界有规律的运动都是出自某种目的的结果,即“大自然不会徒劳地做任何事情”,这种“自然即是目的”的论述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的与目标是普遍存在的。康德也指出,“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相互冲突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康德所强调的“自然目标”实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历史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可见,哲学中的“目标”具有更为普遍的存在以及更为广泛的含义。

教育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培养目标在具有目标普遍共性的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所谓目标的普遍共性,是指培养目标同其他目标一样,都具有指引性和标准性。一个良好的目标就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为主体指明行动方向并规定出相应的检验标准。同时,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主观性,是主体基于不同价值取向而做出的选择与判断,即培养目标的差异性由制定主体的主观性所决定。所谓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是指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培养目标必然具有教育性。首先,尽管培养目标从字面上来看是以“目标”为重心,但实际却是以“人”为中心和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形成的,这是培养目标教育性的根本所在,即“以人为本”。其次,从内容上看,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像军事目标或管理目标一样,拥有明确的对象和标准以及具体的生产规格和要求。这是人才发展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培养目标无法像军事战略目标一样具体准确地描述出对象的特征,也不具有产品生产目标的明确标准和规范化的评估指标,其更多的是一种人才发展方向的指引、教育活动理念的体现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的表达。

(二)地位厘清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目标的国家。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活动,都被列入计划范畴,并且学校的办学方式与办学成效有着明确的规范与要求,人才培养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从历史上来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的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大多是由国家层面制定并公布,高等学校完全遵照这一目标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活动,其更类似于一种接受命令并完成任务的形式。如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暂行规程》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以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这一设计就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1985年后,中央下放了高等教育管理权,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可以自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当时被称为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至此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具有院校的差异性。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各高等学校仍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呈现位置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在各自官方网站上的“学校概况”中明确地介绍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毫无疑问,高等学校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本校标识的重要部分之一。第二,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频率来看,大部分高校都会持续关注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性与前沿性,力求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北京师范大学在2014年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勇于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到2016年,其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些许变动:由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变为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与我国当前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相契合。可见,高校对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改是基于审慎的考量而进行的。同时,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改都是小幅度的调整,这也反映出高校已将人才培养目标视为学校办学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呈现位置还是从其修订方式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高校办学指导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三)作用阐释

培养目标在我国被广泛重视的现象,表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能够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么,值得深思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究竟具有什么作用?

首先,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培养目标对人才价值的设计与构思经过了科学的分析、理性的考量以及适切的构思,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根本目标,一切人才培养工作都应该符合该目标的设计,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应该以促进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

第二,培养目标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层次,具有标识价值。尽管培养目标总是志存高远、理想远大,但它同时又必须贴近现实、着眼实际,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而做出的合理设计。因此,培养目标一定是符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发展情况与发展阶段的,是与学校发展相互匹配的。学校的发展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反过来,透过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与办学类型,其就像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在表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使命与愿景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校的精神与性格。

最后,培养目标影响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士气高低,具有激励价值。培养目标往往都是通过比较简洁凝练的话语勾勒出所培养人才的轮廓,但却饱含了设计者与学校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愿望,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培养目标总是正向、积极的,是向善、引真,并最终致美的。这是语言所赋予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会散发出一定的感染力,激发人们朝着它不懈奋斗。无论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所提出的“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还是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最大目的原在培植通才,……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亦或是陈嘉庚为厦门大学所确立的“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使命,尽管这些表述不是严格意义上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但也具有培养目标的属性和价值,并且如今读起来仍不免使人倍觉振奋。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及特点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和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称得上是我国的一流大学。作为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 “主力军”,毋庸置疑,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引领示范的积极作用,不仅标志着接受我国高水平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与特征,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一流大学对自身人才培养实力的自信程度。因此,有必要探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并总结归纳其所呈现的特征。

(一)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解读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查找与搜集,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包括:各高校官方网站、各高校在最近几年内发布或上报的《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以及部分高校领导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通过上述渠道共获得108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随后,对此108所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总体来看,这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方式大多以“培养××的人”为主。如北京邮电大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中央财经大学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广阔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从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发现,大学培养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定性”与“定型”两类。所谓“定性描述”是指对人才所具备的特征和品质进行白描式的勾勒,整体体现出人才的价值;所谓“定型描述”是指直接以分类的方式对人才的价值进行突出和强调。如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定性描述”分别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广阔国际视野”;两所学校的“定型描述”分别是“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精英人才”。

基于上述两大分类,对所收集到的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逐条拆分并分别归为“定性描述”和“定型描述”两大类别。随后,提取出其中的关键词,并依据关键词词性与词义进行人为分类,将表述相同或相近描述划分为同一子类别。如在“定性描述”类别中,针对本科生基础的要求,有“基础宽厚”“厚基础”“基本功扎实”“扎实专业知识”等多所学校的多种表述方式;在“定型描述”中,多所学校提出了要培养“创新者”的目标,包括“创新型人才”“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卓越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多种表述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我国一流高等学校共同看重的人才特质包括: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创新精神、视野宽阔以及素质养成九大特质(见表1);着力培养的人才类型包括“引领者”“复合者”“国际者”“创新人”“应用人”“学术人”六大类型(见表2)。

1. “定性描述”凸显九大人才特质。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性描述”存在一定的共性。尽管各个大学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重点强调的一些人才特征却存在一致性。如品德、基础、能力、创新等都被绝大多数的高校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并进行描述。这些一致的特征体现出我国一流大学所关注的焦点并且预示着我国未来一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特质。

经过统计,在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素质养成”人才特质最受关注,有65所学校在其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提及了“高素质”“素质全面”“综合素质”等词语;其次是“主动创新”人才特质,有58所学校提到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等词语;“家国情怀”的人才特质也较受我国一流大学关注,有55所学校提及了“民族精神”“爱国”“国家情怀”“社会责任感”等词语。其他依次为“视野开阔”“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身心健康”“适用面广”以及“理想信念”等特质,分别被48所、47所、44所、28所、20所、13所高校提及。(见图1)

2. “定型描述”凸显六种人才类型。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着重培养六类人,分别为“引领者”“复合者”“创新者”“国际人”“应用人”“学术人”。其中,“引领者”是指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涉及的“引领型人才”“领军领导人才”“未来领导者”“领袖人才”等的统称,共有15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引领者”;“复合者”是指人才培养目标中“复合型人才”的表述,共有22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复合者”;“创新者”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出现的“创新型人才”“卓越创新人才” “创造性人才”等,共有39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创新者”,是高校最为重视的一种人才类型;“国际人”是指高校着重培养“国际化战略人才”“国际型人才”等,共有4所学校提及;“应用人”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提及的“应用型人才”,共有20所高校提及;“学术人”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提及的“学术型人才”,共有3所学校提及。(见图2)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特点

基于对我国108所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文本解读与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某些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反映出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在教育观和人才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共识,也体现出我国一流大学对人才成长的某些特质和类型的关注。

1

突出国家性和社会性。在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国家性和社会性是受到较多重视的维度。不仅明确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还强调人才自身应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如中央财经大学提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出“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东南大学提出“致力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等。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突出国家性和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高等教育社会化功能的重视和强调,也反映了我国对本土高等教育人才价值的认识,即希望人才能够主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

2

重视创新性和视野性。所谓高等教育观或人才观,其实是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特征的一种回应。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观或人才观更为注重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与更广阔的视野性。这种观念的出现与时代背景相契合,也与我国当前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尽管大部分高校对于创新要求的表述各不相同,如清华大学强调“创新思维”,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强调“创新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调“创新潜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强调“创新意识”等,但都反映了高校对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视与要求。在视野方面,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强调了视野开阔以及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东北师范大学更是提出了培养“有见识”的人。

3

强调综合素质的养成。素质是一个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既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知识,而具有更为复杂深刻的内涵。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侧重于对“素质”一词的使用,但不同学校注重不同维度的养成,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出培养“高素质”的人,中央财经大学提出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人,还有一些学校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但更多的学校关注的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如北京体育大学提出培养“素质全面”的人,北京邮电大学提出培养“素质协调发展”的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出“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等等。可见,相比于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积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素质的养成,而相比于素质的高低好坏,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则更为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全面素质。

三、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丰富的,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积极多样的。毫无疑问,培养目标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序进行。而从现实来看,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特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将成为今后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一)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的不足

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包括:一流导向不甚明确、学校特征不够突出、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自信程度仍需提高等几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并未能真正指引、标识以及激励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1. 目标方向不甚明确,导向价值弱化。定位不明确、方向模糊化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问题。这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存在较大的涵盖性与矛盾性。所谓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涵盖性是指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会在设计中尽可能地涵盖多种人才特征及人才类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素养良好、创新能力卓越、身心体魄强健,具有国家情怀、担当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涵盖了八大特征;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涵盖了四种人才类型。培养目标涵盖过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焦点,致使学校师生困惑真正的培养方向所在。此外,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设计。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为“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具备未来教育家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师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三博’(博学、博雅、博爱)气质的基础学术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兰州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精英人才”。可见,这两所学校都在其培养目标中提到,既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培养人才的类型不能依照学校“随心所欲”的想象而进行非理性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学校整体的办学定位、战略目标、资源状况。显然,“应用人”与“学术人”的培养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需要不同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制度。这种在一所学校中同时培养出“应用人”或“学术人”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很有可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难以付诸实践。

2. 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标识价值弱化。不同的大学应该具有不同的精神与文化,其内化成大学的气质与性格,外显于大学的办学与实践。校训、校歌、办学愿景、战略规划以及培养目标都应该成为大学精神的载体,具有浓厚的大学个性色彩。鲁迅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所以,提起北京大学,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维新气质与革新勇气。严修与张伯苓先生概括出南开大学的精神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于是,想到南开大学,我们便不自觉地将其与救国、救社会的光荣使命联系起来。然而,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并未能充分地体现出学校的个性与精神,多所学校的培养目标雷同,难以通过识读培养目标准确地判断其属于哪一所学校的设计理念。几乎所有的一流大学培养目标都涉及九大人才特质及六大人才类型中的一项或是多项,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地呈现。甚至同区域的高校中还存在“借鉴”“模仿”的现象,如吉林大学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高素质人才”,延边大学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新疆大学为“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石河子大学为“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相比之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则各具特色,如剑桥大学注重“学习力”,致力于“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力(education which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out life)”,伦敦大学则着眼于学生未来,提出“将学生培养成为引领者(We will provide our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that equip them for their future roles as leaders)”。不难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更加注重将自己的理念渗透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趋同性与一致性。

3. 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激励价值弱化。“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与先锋队,这些学校拥有着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生源,也因此担负着培养一流人才的重大职责。一流的人才应该具有明显的精英性质、拔尖性质并发挥着引领社会甚至世界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一流大学都致力于培养这样的人才。如哈佛大学旨在培养在全球范围内都大有作为的学科领导者(developing leaders in many disciplines who make a difference globally);康奈尔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追求不可预测的新思路,从而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变革(encourage each other to pursue unpredicted lines of thinking in order to effect change o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cales);宾西法尼亚大学鼓励学生跟随自己的热情去追寻与发现,并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解决世界上那些最具挑战的问题(encourage students to pursue inquiry and discovery, follow their passions, and address the world’s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through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然而,从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所普遍重视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中,却难以发现明确的一流性。许多被重视的特质与类型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底线与基本,而不能够凸显出我国一流大学的高层次与精英性。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既具健全人格、又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显然,对于我国一流大学来说,“合格人才”的目标定位过于低了。如果我们国家连一流大学都仅仅只是将“合格与否”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那么,一流大学的“一流性”也就无从体现了。此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着眼全球、放眼未来的视角相比,我国一流大学更多地只聚焦于本土,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狭隘性。无论是一流性的缺失,还是视野的闭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一流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培养精英人才方面仍不够自信,从而使培养目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价值。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培养目标不单单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是平白的事实陈述,其背后蕴含着的是丰富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价值。不同学校所做出的不同目标定位,不仅仅是由学校自身发展状况所决定,还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正如文辅相教授所指出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视教育目标为教育行为预期结果的标志,而应当把它看成是教育思想的体现,并将它置于教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因此,改革培养目标的实质是更新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及育人理念。

1

明确方向:扭转“一次性”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毛入学率较低,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很大一部分都只能是“一次性”的,即从大学毕业之后,除了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外,很少有人再有机会进入到高等学校进行“回炉”式学习。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的“一次性成才”理念,即通过4年的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才。这本身是与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相矛盾的,我们知道,人才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学习过程。很多名师大家也都不是在大学毕业之际就能大有作为的。但当时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以及对于人才的急需程度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上手快”“用得上”的人才。然而,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快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一次性”教育理念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将会有更多机会接受多次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适度放慢教育的紧张程度,抑制“揠苗助长”的激进化倾向。

2

着重特色:摒弃保守办学理念。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一个共同的战略选择就是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各个高校都在其培养目标中加入了“创新”的要求。然而,仅仅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创新”的做法仍是形式化、表面化、敷衍化的。创新应该作为一种精神内嵌于大学的观念之中,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浸润于大学的实践之中。吊诡的是,每一所在提“创新”的高校,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却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很少能够进行大胆地尝试,寻求更为精准的定位,更有特色的设计以及更能振奋人心的表述。尽管这种“集体一致性”能够集中地反映出我国一流大学目前所看重的人才特质与类型,但其更多地是体现了我国一流大学过于保守、畏惧改变、拒绝风险的胆怯与懦弱。我国一流大学是否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可曾担负起“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重大使命?这种“别人不做,我便不做”的保守办学思想使得一流大学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试问,这些大学又何谈能够培养出“开拓进取”“主动创新”的学生呢?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源泉,其应弥散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行为举措体现出来。

3

以生为本: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人才?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一直不断追寻的问题。我国一流大学以培养目标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回应,但按照这些目标所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呢?从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能力,能够主动创新,可以服务社会。但这其实是通过使用知识将学生“武装起来”,致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这种培养理念其实是功利主义思想的衍化。不论是“应用型”还是“学术型”的人才定位,其归根究底都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在做主导,二者的区别仅仅是知识的应用方式不同而已。大学应当是“育人”而非“制器”。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解放。多年来,我们更多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更多侧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程度,却忽视了学生自身所获得的价值。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未来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在设计中淡化有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而回归到学生成长的本身。

王严淞,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8期第13-19,41页

点击识别二维码订阅《中国高教研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