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 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讲主题党课
(2016年6月28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前夕,按照中央和部党组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以《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题讲一堂党课。国土资源部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承和光荣历史沿革的部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以李四光、何长工、孙大光、王先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品行高尚、作风过硬,在革命、建设、改革特别是国土资源管理不同历史时期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数典不能忘祖。今天,我想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与同志们一起弄清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应该朝哪里去,努力按照中央要求,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李四光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地质部第一任部长,卓越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何长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与李四光共同开创和长期领导了新中国地质事业。

  孙大光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促成了“文革”后地质矿产事业的中兴,是我国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先进是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一任局长,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

  以李四光、何长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并发展了新中国的地质事业,构建了初具规模、结构完整的地质工作体系;以孙大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文革”虚废上恢复重建了地质工作,建立了国家矿产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王先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国家土地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土地领域的一系列重要改革。他们在留下宝贵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理想高远、信念坚定的精神品质,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就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理想信念坚定是国土资源前辈最鲜明的精神品质。不论是严酷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始终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不为诱惑所动,始终不渝地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李四光从小立志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少年时,看见帝国主义军舰在长江里横冲直撞,他发誓一定要学造船,造出大军舰,把洋人赶出中国。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去日本学习造船。造船需要钢铁,炼钢又需要矿石,他又远渡重洋去英国学采矿。再后来,为掌握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他又改学地质,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地质学家。1949年5月初,身在英国的李四光收到周恩来总理邀请其回国的函件后,随即开始办理归国手续,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回国后,李四光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8年,李四光在临近古稀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追寻大半生的夙愿。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隆尧县发生强烈地震,77岁的李四光不顾身患支脉管瘤等疾病,深入地震灾区进行考察,与科学工作者一起分析邢台地震发展形势,指出“震源带有可能向东北方向发展”。1967年3月沧州地震和1969年7月渤海地震均发生在邢台东北方向,完全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1975年2月,在李四光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预报了辽宁海城7.3级大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直到人生最后时光,他还对医生说:“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何长工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多重大考验甚至是生离死别。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连同其他亲属30多人都牺牲在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屠刀下。1985年6月,何长工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给党中央的请退信中说:“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东西南北,还是职务上的高低升降;不管是在顺利发展的时期,还是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刻,我总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从党的事业出发来考虑和处理个人的问题,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人退志不退,人退对党的信念不能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何长工用顽强奋斗的一生,践行了为党和人民“扛一辈子长工”的誓言。

  在党的隐蔽战线上工作,最能考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孙大光原名孙世蔚,16岁起在上海码头谋生,由于在《申报》发表进步言论,被上海地下党组织发展为中共党员。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以虚假履历化名叶兆南潜入敌营长达十多年。有一次在与交通员接头时,他发现被特务盯梢,为摆脱敌人追捕,他急中生智在路边小摊上顺手操起一副眼镜和一个马褂,化装甩掉了敌人。几个月后,他原本正常的眼睛变成了近视,近视眼镜从此伴随一生。在险象环生中,他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受住了国民党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诱惑和共产党地下工作血与火的考验。东北解放后,组织为其更名为孙大光,从此得以光明正大地为党工作。

  王先进把党的需要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村小学教书,后来投笔从戎,到抗日大学胶东分校学习军事。毕业后,经历了多次大战役,一直到杭州解放,留在杭州市公安局工作。1953年,王先进凭着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被选调到中央警卫局工作。1955年和1956年,天安门广场五一和十一大游行,王先进负责天安门城楼警卫工作,每次执行任务,在城楼一待就是半个月。后来,他又舍弃回杭州的机会,毅然奔赴条件相对艰苦的东北地区工作。几十年间,他工作的领域在变、岗位在变、职位在变,但坚守信念、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追求始终没有变。

  我们学习国土资源前辈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的高贵品质,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讲政治、有信念的共产党员。就是要抓住思想修养这个根本,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加强党性锻炼,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真学真信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就是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始终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自觉把握大局,主动服务大局;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在组织上绝对服从核心;经常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有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维护党规、严守党纪的自觉意识,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合格党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党赢得胜利的重要保障。纪律和规矩是党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国土资源前辈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把严守党的纪律规矩摆在首位。何长工一生听党指挥,服从组织安排。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先后担任过红八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等职;长征期间,他先后担任中央教导师政委、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但到延安后,他只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大队下面一个队的队长,负责学员组织管理工作,后来又担任过荣军教导院院长,负责伤残军人管理和服务工作。从指挥千军万马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转任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普通干部,落差不可谓不大。但何长工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以革命需要为重,以维护大局为重,从不考虑个人荣辱得失,不居功,不恋权,能上能下,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价值导向,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讲规矩守纪律尤为重要。孙大光在选拔干部上坚决反对任人唯亲,坚持选人唯贤、选人唯实、选人从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选拔干部方法。“文革”浩劫后,地质战线面临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困难局面。孙大光从省局领导岗位上的中青年专业干部中筛选若干优秀分子作为考察对象,亲自带领他们赴基层进行三四十天的调研,通过近距离观察、鉴别干部,获得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也对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考核意见进行验证。从1980年开始,他先后组织了五次这样的考察,涉及30多名中青年干部,其中大多数人后来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有的还进入中央,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孙大光高度重视树立良好家风、严格管教家属子女。上世纪50年代初,他调任北洋海运局局长兼大连海运学院院长。当时实行供给制,孙大光在自家吃小灶,夫人张刚在单位吃中灶,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到公共食堂吃大灶,一家四口分3处吃饭。厨师认为,多几个人吃饭,对做饭人来说,只是多一把米、多几棵菜的小事,提出让夫人、孩子跟孙大光一起吃。孙大光则认为,享受不属于自己的待遇,是破坏规矩的大事,当即予以否决。50年代末,孙大光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有人提议把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的张刚调入交通部抓教育,他坚决反对。

  国土资源前辈都有很强的群众纪律观念。1975年秋天,通辽县掀起了基本农田建设高潮。时任哲里木盟委副书记兼通辽县委书记的王先进,带头以普通社员身份到常宝屯村生产队参加劳动,住村民家,睡土炕,吃派饭。一天晚上,他找到负责给社员派饭的生产队长,严肃地问:“这派饭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各户的饭菜越来越好,而且各家还比着做?”后来才知道,社员们见王先进与他们起早贪黑出工劳动,很受感动。于是各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杀年猪的日子安排到吃派饭的头一天,这样一来,王先进就能天天吃到杀猪菜了。了解情况后,他当即决定不再吃派饭,要求找一户人家设立新社员食堂,大家都交粮票伙食费。这个食堂,一直办到蹲点结束。

  我们学习国土资源前辈执行党的纪律、遵守党的规矩的高度政治自觉,就是要像他们那样,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坚决维护党纪权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要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规定办事,知敬畏、明底线,绷紧纪律之弦,扎牢规矩之篱,始终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

  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正心修身、敬事爱民的高尚情怀,做讲道德、有品行的合格党员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李四光、何长工、孙大光、王先进等老领导、老前辈一生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我们作出了道德示范和行为表率。

  孙大光一生为人正派,豪爽刚正,在平反刘少奇冤案过程中,他坚持真理、敢于直言。1979年2月5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时任国家地质总局局长的孙大光即上书党中央,要求重新审理刘少奇一案。1988年7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党风问题,孙大光致信中顾委领导同志,引用“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三上三下”的古训,直言端正党风必须从中央做起、从中央领导人自身做起。

  工作和生活中,王先进坚持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不给群众添麻烦。1975年,为了抓好通辽县基本农田建设,王先进和村民们一起抡大镐、挥铁锹、搬土块,一个冬天刨出了一个近500米长、30米宽、10多米深的大坑,把近20万立方米的黑粘土运到了另一处白沙土地块。第二年这块地种植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这个大坑在落实责任制时平整成了责任田,地名就叫“先进大坑地”。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饮食上不沾荤腥,衣着也很朴素。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东西。他身兼多职,但从不在晚会、纪念性活动场合露面。他说,年岁越大,时间越紧,要尽可能地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

  我们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就是要像他们那样,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多学习充电,多思考问题,多加强锻炼,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干的事坚决不干,远离低级趣味。就是要从一点一滴中加强修养、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真正做到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时刻不忘宗旨、牢记身份,自觉维护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向国土资源前辈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真抓实干、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做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忠诚履责、敬业奉献,是检验和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李四光、何长工、孙大光、王先进等老领导、老前辈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

  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但被认为是“工业血液”的石油十分短缺。毛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征询他对中国石油资源前景的看法。李四光依据自己创立的地质力学和陆相成油理论,明确提出中国油气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并建议抓紧做好全国范围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打破偏西北一隅找油的做法,找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区作为勘探开发基地。按照李四光指出的“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方向,地质部全面加强东部地区找油工作,最终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等一系列大油田,使我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在地质部工作期间,何长工不顾自己在井冈山斗争时一条腿落下的终身残疾,坚持上矿山下矿井,与同志们一道翻山越岭,多次深入大庆、扶余、山东、江汉等勘探区现场考察调研。在一次对海南石碌铁矿的考查中,山陡无路,大家都劝他不要再上去,但他坚持拉着茅草,一步一步往上攀爬,最终到达工作现场。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事关重大,组织领导这项重大改革,不仅要勇于担当,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而且方向要准、步子要稳,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1986年12月,王先进到深圳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进行调研。1987年2月,在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会议上,他结合深圳的试点经验,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出三条意见:第一条,转让的是土地使用权,不是所有权;第二条,转让土地要有一定年期,到期无偿收回;第三条,要按不同年期收取一定的租金。国务院以这三点意见为基本原则,批准在深圳、上海、天津、广州、福州、厦门等地启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1987年12月1日,深圳首次召开土地拍卖会,敲响了新中国历史上土地拍卖“第一槌”。

  很多年龄大的同志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要冒很大风险。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是新生事物,当时有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随着改革试验的扩大和深入,反对声音不断加大,有人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持有异议,特别是对把土地出让给外资企业,认为是“卖国”。王先进到人民大会堂当面接受质询,有理有据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后来,全国人大修改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取消了土地不准出租的条款,加快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程。

  这些老领导、老前辈,把毕生精力无私地投入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中。我们向他们学习,就是要事不避难、勇挑重担,切实把“讲奉献、有作为”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重点改革,加快推进法治国土建设和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不断提升“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崇廉洁、拒腐蚀”的能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最后,我还要讲一讲孙大光晚年把自己节衣缩食收藏的文物字画全部捐献给家乡教育事业的故事。1986年春天,孙大光夫妇回到阔别53年的故乡——安徽省寿县堰口乡,看到家乡仍然贫穷,校舍破败不堪,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回京后,他召开家庭会议,提议通过捐献自己收藏的古代字画文物来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得到了全家支持。1987年5月,他向安徽省博物馆捐赠了195件古代艺术珍品,经鉴定,这批书画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的近30幅,仅明清书画一类,当时估价就过亿元。据说现在值100亿元,可以建一所重点大学。按照孙大光意愿,安徽省政府将奖励给他的45万元人民币直接转拨给寿县,修建了寿县堰口小学和寿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楼。1997年底,病中的孙大光又与夫人张刚商量,决定将倾心收藏的剩下的50幅近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进行公开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自己和家人分文不留。

  同志们,在国土资源前辈崇高风范的引领和感召下,国土资源战线成为英模成长的沃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在他们当中,有始终牢记职责,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苦干实干拼命干,累倒在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的“模范国土资源所所长”韦寿增;有一心为民脱贫致富,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更加忘我工作,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国土资源干部”寻明胜;有退休后二十年如一日潜心书写,完成600万字地质资料手稿,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杨衍忠;还有常年攀沿在高山峡谷、跋涉在戈壁荒漠,一次次向艰险的自然环境和生命极限发起冲击,用热血与生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国务院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的国测一大队等等。

  这些先进典型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期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高高树立起国土资源人的精神和行为标杆。他们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论职位高低,都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国土资源事业的无比热爱,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的实践中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脊梁,他们的精神之光凝聚、感召和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土资源人奋力前行。

  同志们,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国土资源是生产生活生态之本,支撑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国土资源前辈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努力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光辉业绩。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8日 10: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