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战略主要经验与启示

1933年就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坦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校舍大小和人数多寡, 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而哈佛另一位著名校长陆登庭更直接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 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 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 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 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正因为学校在教书育人上始终坚持质量标准和绩效控制, 所以哈佛大学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世界顶尖学府, 并因而长盛不衰。概而言之, 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通识教育优先

哈佛大学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绝非偶然, 这与其独到的人才培养战略和通识教育理念休戚相关。正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 哈佛大学才有了由最初的自由选修制到注重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新的通识教育改革计划把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鉴别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而不是沿革过去的核心课程过多偏向于推动学生掌握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训练。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哈佛大学更为注重建立一个有利于滋养批判反思精神的制度。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加大了逻辑推理类课程的比重, 强调教学中资料数据收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因为这种饱含科学精神的理智训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定位不仅在于将哈佛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高素质人才, 更是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得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等都达到高水准, 进而对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社会现实有着非同寻常的鉴别能力。

2. 教学方法创新

哈佛大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始于医学院和法学院, 成于商学院。其中举世闻名的案例教学法是其典型代表, 哈佛大学把它作为主要教学方法, 广泛应用于全校各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非常注意训练学生的问题推导和决策过程, 而非寻求问题的标准答案。被广泛采用推广的案例教学法, 被认为培养了学生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刻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坚韧超群的心理素质。如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案例分析课程, 学生两年下来至少要攻读800个案例, 每个案例的平均自学时间是12-18个小时, 通常一个案例要讲两三节课, 每一节课80分钟。这种案例教学法模式的制度设计是一种不断向学生施加压力的学习机制。

3、学术研究导向

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层次和途径很多, 以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是重要特点, 而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发表及其被引情况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从核心层面折射一所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哈佛前校长埃里奥特将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 此后鼓励学术自由探索和注重科研导向一直是哈佛大学的基本办学理念。哈佛大学的教师结构具有自身特质, 其师资结构不是常见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而是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蜂腰状模型。其中教授和教学辅助人员是大头, 而助教授和副教授并不多。

4. 培养模式务实

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始终围绕着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训练来进行变革, 让学生学会对以前陈陈相因的观念、价值、理论、假定进行质疑和深入思考, 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才。通识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更好的适应形势变化, 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提升哈佛学生学以致用的素质和能力。

哈佛大学的几次重大人才培养理念和战略改革, 成为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头雁和风向标, 也对世界各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生了很大影响, 非常值得国内高校深入研究探讨和借鉴学习。

1. 教育理念层面

哈佛大学的崇高声誉与其校长坚守的教育理念休戚相关, 历任校长对大学制度的深刻理解, 对大学课程体系的系列改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调整, 反映了历任校长和学校管理层对于哈佛大学的深刻影响。哈佛从早期仿效英、德大学模式到独创新制, 由固定课程讲授到采取自由选修制、集中和分配制、通识教育制, 就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结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融知识、素质和能力为一体的创新教育,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 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国内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更应当坚持学术研究取向,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 需要强调逻辑、方法、论述、演讲、社会实践等环节的训练。

2. 发展战略层面

哈佛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将人才培养职能置于主导地位。例如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哈佛大学多管齐下, 改革本科课程培养模式, 并以学生评价作为教师评估的重要参考, 成为教师晋升、绩效工资的考核依据。哈佛大学重塑本科教育的历次改革当为国内高校学习楷模。

3. 政策措施层面

哈佛大学对学生录取和教师选聘非常严格, 面向全球遴选第一流人才。而崇尚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务实高效、减政分权的管理体制, 有力保障了哈佛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全球顶尖高校中的地位。国内高校要在录取学生、选聘教师、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财政保障等方面要加大努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讲授为主导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为主导, 积极推行案例式、研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基础扎实、文理渗透、专业面宽、国际竞争力强的人才培养体制, 强化厚基础、强素质、宽视野、重创新的课程设置体系。(程永林 刘毅强)